本文主要內容為帝堯的生平紀事與人物簡介,全文一共4472字建議閱讀時間為28秒。
堯,姓伊耆(qi其),一說姓祁,名放勛,號陶唐氏,也稱帝堯、唐堯。傳說中著名的仁君。傳說活到118歲,在位98年。病死。葬于濟南城(今山東省菏澤縣境內)南,一說晚年被舜奪位,放逐死于平陽(今山西省臨汾縣)。廟號堯帝廟。
堯為傳說中原始社會后期部落聯盟首領。母為陳鋒氏之女,名叫慶都,某天,慶都在三條河的源頭游玩,有一條赤龍,由水中游上岸來,龍背上背著天下九州的地圖,慶都細讀地圖上的文字。這時,風雨大作,天昏地暗,赤龍和慶都交配,事畢,赤龍消失不見。慶都因此懷孕有身,生下有名的仁君堯,堯13歲時,受封于陶(今山東省菏澤縣南陶丘),堯親自學習制陶的技術,成為一名熟練的制陶技師。堯15歲時又受封于唐(今河北省唐縣西北),帝堯曾幫助兄長帝摯管理部落聯盟的政事。二十歲接替帝摯。正式擔任部落聯盟首領。遷都平陽(今山東臨汾)。
帝堯十分重視農業,領導各部落由游牧生活轉入農業定居生活。他任命后稷為農官,后稷根據土地的肥瘠,栽種不同作物。特別是大面積栽種五谷,使人民可以靠糧食為生。同時也種植桑麻,養蠶繅絲,使人民有衣服遮蔽形體。帝堯又命令羲和掌管歷法,觀察日月星辰不誤農時。
帝堯是位十分節儉的帝王,他住在簡陋的茅草屋里,平日吃糙米飯,喝野菜湯。他征稅很少,老百姓都富足安樂,不受饑寒之苦??墒?,不幸的是,他在位的時候,天災頻繁,使他不勝其擾。首先是嚴重的旱災,據說曾經有十個太陽一齊出現在天空,又有猰㺄,鑿齒、九嬰、大風、封豨、修蛇等怪禽猛獸殘害人民。帝堯命令著名射手后羿射落了九個大陽,誅殺了猰㺄、大風、封豨等怪獸。這些怪獸可能是古代民族的名稱。例如,大風可能是居于山東青丘地區的風夷,修蛇可能指三苗。
帝堯對三苗的戰爭延續的時間很長,開始主要是堯率領參加聯盟的各氏族部落進行的。據記載:“堯戰于丹水之浦,以服南蠻?!本褪钦f:堯在丹水沿岸與三苗為首的南方部族發生戰爭。丹水在今日陜西商縣、商南和河南的淅川縣境。南流入漢水。三苗經過多次討伐,終于降服。堯的繼承人舜繼續對三苗進行分化和融合的政策,把與三苗關系密切的驩兜流放于崇山。舜的繼承人禹做大酋長時,對三苗的戰爭獲得大勝利,禹射中了苗族的作戰首領。苗族被壓迫到長江流域,不過苗族勢力還很強盛,占有土地西到洞庭湖,東到鄱陽湖,與北方炎黃族對抗。
堯真是一個不幸的帝王,大旱之后又有大水。這一次的大洪水,經過的時間至少有二十二年。全中國都受到了洪水的災害,大地一片汪洋,人民沒有居住的地方,只得扶老攜幼,東西漂流。有的爬上山去找洞窟藏身,有的就在樹梢學鳥雀一樣做窠巢。水患最嚴重的地區是黃河中下游。那里的人民有死光的危險。堯把近臣召集攏來,商討拯救國家和民族的辦法,各部落領袖都推舉鯀治理洪水,堯以為不可,部落領袖們力請試用,于是,堯決定委派鯀治水。
鯀治水九年,應用堵塞的方法防治水患,但洪水一來,沖垮了堤壩,下游受害更加嚴重。古代神話說,有一次鯀遇見了一雙神鳥,神鳥告訴他說,在天庭中藏著一件寶物“息壤”,“息壤”是一種生長不息的土壤,只要弄一點,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加多,積成山,堆成堤,鯀獨自秘密潛入天庭,乘上帝不注意的當兒,偷了一塊息壤,鯀馬上去到下方,用息壤填塞洪水。這息壤果然靈妙,只要少許一點,就可以積山成堤,叫洶涌的洪水沒法逞兇,還叫它在泥土中干涸,但上帝知道他的寶物息壤被竊后,立刻派了火神祝融下來,把鯀在羽山地方殺死。
根據歷史記載,鯀是由于治水九年不成,被堯的繼承人舜放逐在羽山,結果死在那里。舜任命鯀的兒子禹治理洪水。禹花了十三年左右的功夫,三過家門而不入,改用疏導的方法,治理了水患,給社會生產創造了有利的條件。禹不僅帶領群眾平息了水患,而且開墾土地,發展農業生產。他自己在農業生產中,“自執耒臿,以為民先?!睅ь^勞動,把小腿上的毛都磨掉了,因此后人用各種美好的語言追頌大禹的歷史功績。唐朝詩人白居易頌揚大禹說:“安得禹復生,為唐水官伯,手提倚天劍,重來親指畫?!?/p>
帝堯時已出現了國家的雛形,設立了專職官吏,如后稷作農師,倕(音垂)作工師,皋陶作法官,夔作樂官,舜做司徒,掌管教育,契作司馬,掌管軍政……。做法官的皋陶,養有一只獨角神羊,叫做“豸”(音謝志),這羊長著青色的長毛,身軀龐大,性情極忠耿正直,看見有人爭端,總是用它的角去觸那沒道理的一方。皋陶審問案件,只消把爭論的雙方叫上堂來,命這羊用角向下面觸去,羊觸著的人便被判有罪。這其實是一種巫術活動,與西方的“神意審判”一個性質。
帝堯之時,陰氣盛多,人們氣息郁悶,筋骨瑟縮。于是,帝堯任命夔為樂正,制作音樂,舒導老百姓的郁悶,夔又稱為伯夔,狀如牛而無角,只有一只腳,聲如雷,他善于擊鼓吹簫,擅長擊磬,懂得調五音、六律。帝堯還命令質作樂歌。質仿效山林溪谷之聲歌唱,用麋皮蒙在缶上敲打,又拍石擊石,象天帝玉磬之聲。樂歌悅耳,引得百獸起舞。帝堯領導人民戰勝干旱和洪水后,全國出現一片和平安定的景象。帝堯親自巡視四方,遠涉沙漠地帶。會見西王母。他的領土西達沃民國,東至黑齒國?!澳蠐峤恢?,北懷幽都”。帝堯的影響達到大夏、渠搜等國,甚至遠及狗國,人身鳥面國和焦僥族人。
帝堯娶散宜氏之女叫女皇氏,生兒子丹朱。因兒子不成器,帝堯親自創造了“圍棋”這種游戲來教給丹朱,希望潛移默化丹朱的性情。堯到老年,部落聯盟首領的繼承人選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。放齊推薦堯的兒子丹朱,堯不同意。堯想讓位給許由,但許由不受。于是大家推舉舜,說舜既賢能又有才干,可以接替堯的位置。舜的父親是古代有名的盲音樂家,曾創作名曲《大章》。于是,堯讓舜攝政,并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、女英嫁給了舜。堯死后,舜正式作了部落聯盟的首領。堯的兒子被放逐到南方的丹水去做諸侯,由后稷監督著。據說帝堯年一百一十八歲,在位九十八年。
堯將帝位禪位與舜的傳說,實際就是氏族選舉制度,或認為這是軍事民主主義時期的現象。但也有另一種說法,堯晚年德衰,威信下降,大權旁落舜之手。舜將堯囚禁于平陽,同時軟禁丹朱,使他不能和堯相見。有人認為,禪讓是從推選制過渡到世襲制時期的表現形式。所謂禪讓,實際上就是篡奪。
堯所屬的氏族部落陶唐氏屬于黃帝子孫十二姓中的祁勝,原在今河北省的一些地方,所以說“唯彼陶唐,帥彼天常,有此冀方?!钡綀驎r遷到今山西南部汾水流域,其后裔建立唐國,后為周成王所滅。詳述如下:
陶唐氏部落善于制陶,其發詳地是河北唐縣,故稱陶唐氏。新石器時代的先民。把陶器看得很寶貴。陶唐氏采用橫穴窯代替豎穴窯,使制陶技術向前躍進了一大步。南方制陶的先驅昆吾氏的技術也是從陶唐氏那兒學來的。堯字音窯,古代與陶字相通。堯也是一個技術高超的制陶工。
古陶唐氏發源于冀州,是河北龍山文化的代表者。這個部落善于制陶,最初聚居在河北省的唐縣、望都縣一帶,堯的誕生地丹陵(曲陽縣西北)就離望都縣不遠。帝堯在位時,陶唐氏部落分兩支向南遷徙,一支徙往山西,一支遷往山東。遷山東的居住在定陶縣和魚臺縣等地,占領黃河下游的肥沃平原。傳說帝堯晚年在山東優游娛樂,死在荷澤縣。遷山西的一支建立了北唐國和南唐國。歷經唐虞夏商周五朝,至少存在一千多年。北唐國在今山西太原,商朝時,北唐曾以閭麋進獻商王。周穆王時,北唐國君朝見,進獻驪馬及新生馬駒。春秋初年,北唐被晉國滅亡。
南唐國在山西翼城縣西二十里的舊唐城,離堯的都城平陽(臨汾西南)不遠,直接受堯的保護。此地最初是夏人的居留地,稱為大夏。帝嚳曾封兒子實沉于此地,陶唐氏南遷大夏后,建立南唐國。夏禹建立夏朝后,唐國便成為夏朝的屬國。南唐國的一位貴族為夏王孔甲之臣。任養龍的御龍氏。后來一條雌龍死了,劉累用龍肉送給孔甲食用。不久,孔甲追查死龍事件,劉累嚇得逃到魯陽(今河南魯山縣)。商代時,南唐國仍然是個大國,商王常到南唐領地去田獵。周成王八年十月,周滅南唐,封成王弟叔虞于南唐故地,把南唐國遺民遷到今陜西長安市東南。另建杜國。
堯有十個兒子,十個兒子當中,丹朱是年紀最大的一個,可也是最不成器的一個。丹朱的弟兄們常常因爭奪財產和部落聯盟的領導權而發生爭執。堯和丹朱父子倆關系不和。堯把丹朱放逐到南方的丹水旁,那兒的原始居民是“三苗”部落。三苗的首領收容了丹朱,對于堯把天下讓給舜這件事,很不以為然,首先起來反對堯。于是堯親自率領軍隊在丹水沿岸與三苗激戰。三苗的首領抵抗不住強大的王師,終于被擒伏誅。
據傳說,失敗的丹朱帶著三苗部族的殘余人馬,一直逃到南海邊。丹朱又羞又恨,就跳海死了。死后他的魂靈變化做了一只鳥,這鳥的名字就叫“鴸(音朱)”,形狀像貓頭鷹,它出現在哪里,哪里的官吏就將被放逐。丹朱的兒孫聚居在南海的附近,漸漸成為一個國家,叫讙(音歡)頭國。這些人的相貌長得很特別,人的臉,鳥的嘴,常用他們的鳥嘴在海濱捕魚。背上長有翅膀,卻不能飛。只能當做拐杖扶著走路。讙頭國的附近便是三苗國,就是隨同丹朱南逃的三苗部族殘余組成的。一國人腋下有翼,但不能飛,喜歡彼此相隨而行。這樣的傳說雖然荒唐,但反映出一段史實:丹朱的后裔的一支與黃帝之裔驩兜族同遷至湖南西部,成為三苗之一的紅苗。
有人認為,丹朱是古代一個氏族的名稱。這個氏族以一種名叫鴅鴸的禽類為圖騰。丹朱氏族發源于河北唐縣,相鄰的望都縣即唐堯的出生地。后來該氏族南遷今河北柏鄉縣和高邑縣之間的唐山,再遷河南安陽、內黃等地。據傳說安陽是丹朱漫游之地,古有帝子夜游臺。丹朱曾被流放于丹水之濱,因此丹水附近的內鄉縣和鄧縣也有丹朱氏族活動的遺址。內鄉縣西南百三十里有丹朱故城。丹朱部族有一支隨三苗族遠遷湖南,今湖南寧遠縣南部的蒼梧也有丹朱墓。
帝堯死后,帝舜改封丹朱為房侯,其氏族建立房國于今河南遂平縣西南四十里的吳房城。房國歷經夏、商、周,始終存在。古代以地上的部落國家命名天上的星宿。以房國命名的星宿是廿八宿中的房宿。有星十顆,乃青龍七宿的第四宿。周武王滅商后,周王室與房國通婚,關系密切。周昭王的王后就是房國公主,名叫房后。據說房后的身上有其始祖丹朱附體,因而生下了有神性的周穆王。穆王曾駕六駿西游會見西王母。房國為子爵,是一個小國。公元前529年前后,被楚靈王所滅。
丹朱的兒子名叫陵,陵的子孫分為丹氏、房氏、防氏。陵的三十六世孫名叫房沈。房沈的十二世孫房雅在漢朝任常山太守。房雅的十一世孫房植在東漢朝廷任司空的官職。房植的八代孫房諶是南北朝人,遷居濟南。房植有四個兒子:房裕、房坦、房邃、房熙。這四人被尊為房氏四祖。全國姓房的都是他們的子孫。房氏后代的杰出人物有房玄齡、房千里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