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主要內容為帝舜的生平紀事與人物簡介,全文一共4576字建議閱讀時間為98秒。
帝舜(出生死亡時間不詳),傳說中五帝之一,炎黃部落聯盟首領,姓姚,一說姓媯(gui音歸),號有虞,名重華,史稱虞舜,為著名仁君。生卒年不詳。傳說在位50年。南巡途中死于蒼梧(今湖南寧遠縣東南),終年100歲。葬于九疑山下(今湖南省寧遠縣)。廟號帝舜廟。
帝舜是黃帝七世孫,傳說生于諸馮(今山東省諸城縣),屬東夷人?;顒訐c在虞(今河南虞城北)。曾耕于歷山(約在今河南范縣、舊濮縣東南),陶于河濱,漁于雷澤(歷山附近)。傳說舜父瞽叟盲,舜母死,瞽叟更娶妻子而生象,象傲狠。其父愛后妻子,常欲殺舜,舜仍不失子道。后經四岳舉薦,被堯選為繼承人,并以二女嫁于舜,經多年考察后攝行政事,他放逐四兇族,使禹平水土,契管人民,益掌山澤,皋陶作刑,并選用各部人才,擴大設官分職。其子商均不肖,因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。傳說舜年二十以孝聞,年三十得舉用事,年五十攝行天子事,年五十八堯死,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。踐帝位二十九年,南巡狩,死于蒼梧(今湖南、廣西交界地帶)之野,葬于九疑,即零陵(今湖南寧遠東南)。一說被禹奪位,放逐死于蒼梧。
舜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,父親眼睛瞎了,名叫瞽叟。舜出生不久,母親病死,父親娶了個后母,生下了弟弟象和妹妹㪙(ke顆)手。瞽叟糊涂昏憒,寵愛后妻和她的兒女,不喜歡舜;后母心地狹窄,潑辣兇悍;繼弟象又粗野兇橫。他們經常虐待舜,舜成年后,實在無法待在家里,就獨自在歷山腳下搭起茅屋,開荒種地。舜待人和藹,樂于助人,博得了人民的擁戴,紛紛和他結鄰,不久這里就成為人們集居之地。
堯因年事已高,便召集四方部落首領,要他們推薦他的繼承人,大家欽佩舜的美德,紛紛推薦舜。堯決定先對舜考察一番,把女兒娥皇、女英嫁給他做妻子,還為他筑了糧倉,給了他一群羊。
舜的后母和象見他平步青云,又富又貴,十分妒恨,和瞽叟密謀想害死舜,奪取他的財產。
有一次,瞽叟叫舜去修補谷倉的頂。等舜爬上倉頂,象就抽掉梯子,和父母放起一把火,想把舜燒死。舜想起了妻子剛才給他的兩頂笠帽,就一手拿了一頂,張開雙臂,象鳥張開翅膀那樣,跳落在地上的茅草堆上,安然無恙。
象一計不成,又生一計。一天,瞽叟又叫舜去掏井。舜帶著工具,用繩子把自己吊下井去。他剛入井,瞽叟和象就把繩子割斷,還往井里丟了一陣亂石和泥塊,把井都填滿了。他們又跑到舜的屋里,想去搶占舜的財產。不料舜卻平安地走了進來。瞽叟和象都大驚失色,只好搭訕著退出去。原來,舜早有戒備,一掉入井底,就緊貼井壁,然后掘了一條孔道鉆了出來。幾天后,象來到舜的屋里,說:“前兩次實在對不起兄長,今天特地備了酒菜來賠罪,請兄長入席?!蓖府惸傅拿妹?#15001;手見父母和象如此歹毒地謀害舜,很同情舜。她知道這次是象想把舜灌醉后將他砍死,就事先暗暗地告訴了舜和嫂嫂。嫂嫂當即拿出一包藥,叫舜服了再去入席。任憑他們大杯小杯地勸酒,舜統統一飲而盡。酒菜吃罷,他仍然十分清醒,象自己倒反而醉醺醺的,眼睜睜地看著舜告辭而去。盡管這樣,舜并不記仇,仍然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,愛護弟妹,常給他們送東西去。
堯見舜在這樣的家庭中都能孝敬父母,愛護弟妹,認定他一定能治理好國家,就把職位禪讓給他。舜繼位后,馬上回家拜見父親,又封象于有鼻(今湖南省零陵縣)。瞽叟和象愧疚萬分,從此洗心革面,與舜和好。
舜繼位后,通過部落聯盟議事會,進行了一系列社會改革。比如說,讓“八元”管土地,“八愷”管教化,契管人民,伯益管山林川澤,伯夷管祭祀,皋陶作刑,等等,共有九官。
這九種職官的名稱已十分具體,為后世所沿用。這就是:司空、后稷、司徒、士、共工、虞、秩宗,典樂、納言。其中的司空為平水土的職官名,后來由禹擔任。后稷為管農業的職官名,由棄擔任。共工為掌管手工業工人的職官名,由倕(音垂)擔任。典樂為掌管音樂的職官名,由夔擔任,夔是古代卓越的音樂家,他發明了石制樂器。他的外形不美,只有一只腳,可以說是個殘廢人,但他潛心研習山林溪谷的聲音,創作出許多十分精美的樂曲,當他引吭高歌,或將糜皮蒙在缶上敲打,或模仿上帝玉磬的聲音,拍打石片的時候,四方八面的風都與他相呼應,百獸都相率跳起舞來。有時,他用簫一曲又一曲地演奏《九韶》、《九辯》、《九歌》等著名古樂,使得鳳凰都十分向往,紛紛飛來了。
據傳說,夔是半人半神的怪物,原來居住在東海之中,距海岸七千里的流波山上,其形狀像牛,全身蒼青色,沒有角,只有一只腳,但有一張人的面孔,出入水時一定帶來風雨,閃閃發光有如日月,聲音如雷。有人傳稱夔是山上的樹木和石頭化變成的精怪,可以替人捕捉虎豹。
以上描述的形象可能是遠古某一氏族的圖騰神形象,這一氏族崇拜山上的野牛,加上夸張的描繪,就成了夔的形象,這個氏族春秋時尚且存在,名叫夔國。古夔國的氏族領袖是位杰出的音樂家,又是位跛子(只有一只腳),被堯任命為樂正,舜繼位后,仍舊任典樂之官,后來發展成以上的傳說。
堯在位時,有四“兇族”,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,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,顓頊的不才子梼杌,縉云氏的不才子饕餮。舜“流四兇族,渾敦、窮奇、梼杌、饕餮,投諸四裔”。從這里可以看出,新的部落聯盟已經開始融合成華夏族,而把和他們敵對的氏族部落斥為“兇族”了。
有人認為,這四兇族指的是共工、驩兜、鯀、三苗四族,由于共工族破壞治水,舜派兵翦滅了這個氏族。舜還把驩兜流放到崇山(今河南登封縣一帶),把三苗流放到三危(今云南省),把鯀流放到羽山。
據記載,舜沒有和堯一樣大舉討伐三苗,而是對三苗進行分化融合的政策,改變三苗的習俗,使之融合在華夏族之中。據說舜當政時,有苗族(三苗的一種)作亂,禹主張派兵征討。舜制止這樣做,說:“這是不可以的,如果在位的人沒有政績可言,卻隨意興師動眾,制造戰亂,是不合乎道德、規范的?!庇谑钦J真修明政治,注意正面教育,三年后,舉行針對三苗的軍事演習(執干戚舞),有苗族終于歸服了。
在舜通過聯盟議事會而采取的各項的措施中,重要的一項是用禹治水。水患來自黃河上游伊、洛之間,但卻影響到黃河中下游,損害了多數氏族部落的利益。鯀治水九年,應用堵塞的方法防治水患,但洪水一來,沖垮了堤壩,下游受害更加嚴重。因此,舜把鯀殛死,即放逐而死了??墒?,夏部落和共工部落一樣,有在這一帶治水的經驗,所以舜還是任用鯀子禹治水,由共工的重孫四岳來協助。禹花了十三年左右的功夫,三過家門而不入,改用疏導的方法,治理了水患,給社會生產創造了有利的條件。禹不僅帶領群眾平息了水患,而且“盡力乎溝洫”,開墾荒地,發展農業生產,他自己在農業生產中,“身執耒臿,以為民先?!睅ь^勞動,把小腿上的毛都磨掉了。因此,后人用各種美好的語言追頌大禹歷史功績。
由于禹治水成功,當舜年老在聯盟議事會上提出繼任人選問題的時候,大家都推舉禹作部落聯盟的首領。
關于堯舜禹禪讓的傳說,從來就有不同的看法。近人認為是原始公社時期的族長傳承的反映,在一定程度上,反映了部落聯盟議事會的情況。有人認為是貴族民主政體的表現,因為選舉天子之權,操在四岳和十二牧等貴族手中,無論堯傳位給舜或者舜傳位給禹,都得與四岳進行詳細的商討,征詢四岳的意見,獲得四岳一致同意后,才能實行。
舜的兒子叫名商均,只知道唱歌跳舞,不理正事,舜不愿把帝位歸他繼承,在決定讓禹做繼承人之前,舜曾在一些賢人中進行物色,多次征求這些賢人的意見,這些賢人是子州支伯、善卷、石戶之農、北人無擇等。但由于部落聯盟領袖責任太重,這些賢人都不愿意承擔,他們或推托自己有病、或表示自己留戀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的農耕生活,無意于名利。有的甚至因此而隱避逃亡。當時有一個天才兒童,名叫蒲衣,年僅八歲,就通曉古今大事,宇宙奧秘,連舜也經常向他請教。后來,舜準備把蒲衣培養為帝位接班人,蒲衣不受而去,莫知所終。
因此,舜只好選擇刻苦工作、功績卓著的大禹作接班人了。但盡管四岳等貴族都對禹沒有意見,在舜死后,禹仍一再表示自己沒有窺伺帝位的野心,他為舜守喪三年后,便跑到陽城躲避起來,有意讓舜的兒子商均繼位,但貴族和諸侯們都擁戴禹而不擁戴商均,禹只得肩負起聯盟領袖的重任,當上了禹王。
舜死亡的經過是這樣的:舜年老了,還到南方各地去巡視,不幸中途死在蒼梧之野,噩耗傳來,全國人民都像死了親人一樣地悲哀。他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,立刻坐了車和船,奔喪到南方去,一路上傷心地哭泣,眼淚像泉水般奔涌。這些傷心的眼淚,灑在南方的竹林上,竹林上便掛著了她們的斑斑點點的淚痕,所以后來南方便有了斑竹,又叫“湘妃竹”。她們走到湘水,不幸風波起來,翻了船,她們就遺恨地淹死在江中,成了湘水的神靈。娥皇為湘君、女英為湘夫人。
舜的弟弟象接到兇訊,遠道趕來,在墓前哀哭、懺悔,后來變成一頭大象,在周圍耕地。后人還在舜墓附近建造了一座“鼻神亭”來紀念他。
關于舜的生平事跡還有一些別的傳說,與以上有所不同。
例如:帝舜是東夷人,可又說他是黃帝的后代,其世系為:黃帝——昌意——顓頊——窮蟬——敬康——句望——橋?!拧鬯?。還有傳說稱帝舜的母親名叫握登,一天,握登看見天上有一條巨大的彩虹,美麗非常,握登受了感動,就生下了舜。
舜又名虞,虞原本是一種極象老虎的怪獸,即駒虞,是崇虎部落的圖騰?;⒛税佾F之王,所以后人用駒虞作為管理山林苑囿的官名,簡稱虞。據最原始的傳說,虞舜不是帝王,而是一個身強力壯,技藝超群的獵手,他或居于高山,或浴于深淵,或在山林里打獵,或在水澤中捕魚。他周圍都是兇猛、怪異的禽獸。無論什么兇禽怪獸,也無論什么惡劣的天氣,虞舜也不畏懼,且能戰而勝之。他進入高山大林,暴風驟雨烈雷都不能使他迷路。虞舜敢于與野象搏斗,在和野獸的斗爭中,由于野象的兇悍和狡譎,幾次險遭它的毒手。后來靠了天女的幫助,才終于戰勝野象。后來,虞舜還利用馴服的象在歷山下耕田。由此可見,虞舜原是古代漁獵社會的獵神。名聲遠播,西至昆侖、南至九嶷、廣大區域里的人們都傳道著他。將他由獵神提升為管理四方的帝王。虞舜征服野象的神話后來也歷史化了,演變成舜與其父母、弟弟象的矛盾的傳說。有的民族尊他為祖先,殷人祭祀他最勤。
另有傳說稱:舜建都蒲坂(今山西蒲州),一天虞舜視察黃河,有赤龍從黃河中出來向他獻圖。
關于堯舜、禹的關系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。有的傳說稱;“舜囚堯,復偃塞丹朱,使不與父相見”;有的傳說講,“舜南面而立,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”,堯向舜屈服了。
有傳說稱:“舜晚年不如以往賢德,將職位傳給只知道玩樂的兒子商均。禹不服,用強制手段將舜放逐到蒼梧,又將商均放逐于陽城,然后奪取了首領的職位?!?/p>
有人說:“禹把舜逼跑后,舜死于鳴條(今河南省登封縣境)?!庇幸环N說法稱:舜三十歲時被堯起用,攝政三十年,即帝位五十年,死時110歲。